高危管制警示
苯二氮卓类药物(劳拉西泮、地西泮等)均为国家管制类精神药品,滥用 / 中毒可导致呼吸抑制、昏迷甚至死亡,且与酒精、阿片类联用会显著增加致死风险。本方案仅为应急处理参考,不能替代专业医疗救治,所有干预药物(含氟马西尼、纳洛酮)均为处方药,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严禁自行购买、调整剂量或滥用。
一、常见诱因
常用苯二氮卓类药物:
- 阿普唑仑(Alprazolam)
- 劳拉西泮(Lorazepam)
- 地西泮(Diazepam)
- 咪达唑仑(Midazolam)
- 氯硝西泮(Clonazepam)
滥用场景:
- 单独大剂量服用以求镇静、安眠或欣快
- 与酒精、阿片类或其他中枢抑制剂联用
- 突然停药导致戒断反应(尤其长期使用者)
二、风险分级(中毒表现)
- 轻度中毒:嗜睡、步态不稳、语言含糊、注意力不集中
- 中度中毒:认知功能受损、眩晕、肌肉松弛、血压轻度下降
- 重度中毒:意识模糊至深度昏迷、呼吸频率减慢(≤10 次 / 分钟)、反射减弱
- 急性危险:呼吸停止、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跌倒外伤、心律失常
三、核心处理原则
- 保持呼吸道通畅:立即将患者置于侧卧位,头偏向一侧,防止呕吐物误吸窒息
- 生命体征监测:持续观察意识状态(呼唤反应)、呼吸频率(正常 12-20 次 / 分钟)和血压(正常 90/60mmHg 以上)
- 针对性干预:
- 单纯苯二氮卓中毒:不推荐常规使用拮抗剂,以支持治疗为主
- 联用阿片类药物:呼吸抑制时可使用纳洛酮(针对阿片成分)
- 严重中枢抑制:仅在医疗条件下使用特异性拮抗剂氟马西尼(Flumazenil)
- 环境安全:移除周围障碍物,降低跌倒风险;保持环境安静,减少声光刺激
四、药物及给药方式
1. 静脉注射(仅限医疗场景)
- 氟马西尼(特异性拮抗剂):
- 初始剂量:0.2mg 缓慢静脉推注(注射时间≥30 秒)
- 重复方案:若 1 分钟后意识未恢复,可追加 0.1mg,间隔 1 分钟可重复
- 总量限制:单次抢救最大剂量不超过 1mg(避免诱发癫痫风险)
- 注意事项:禁用于长期用药者(可能引发戒断性癫痫)、混合癫痫药物使用者
2. 舌下 / 口服给药(轻度症状时)
- 劳拉西泮:舌下含服 1-2mg(用于缓解过量后的焦虑躁动)
- 氯硝西泮:舌下 0.25-0.5mg(适用于轻度镇静过度)
- 禁忌:意识模糊或吞咽困难者禁用口服剂型(防误吸)
3. 鼻喷与肌注(特定场景)
- 咪达唑仑鼻喷剂:0.2mg/kg(成人常用 10mg),单侧鼻孔喷洒
- 适用场景:仅用于医疗人员院前急救的镇静控制
- 咪达唑仑肌注:10mg 单次注射(三角肌部位吸收最快)
- 起效时间:15-30 分钟,维持 1-2 小时
五、个人应急处理推荐次序
轻度中毒(意识清醒、步态略不稳):
- 立即停止用药,让患者静坐或侧卧休息
- 密切观察 2 小时,每 30 分钟记录一次呼吸和意识状态
- 可适量饮用温开水(避免过量导致呕吐)
中度中毒(嗜睡但可唤醒、语言含糊):
- 保持侧卧位,防止误吸
- 每 15 分钟呼唤患者一次,确保意识未进一步恶化
- 立即联系医疗人员,说明所用药物名称及剂量
- 禁止自行使用拮抗剂(风险未知)
重度中毒(昏迷、呼吸 < 10 次 / 分钟):
-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明确告知 "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"
- 持续保持气道通畅,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(每 5-6 秒一次)
- 记录最后一次用药时间和剂量,告知急救人员
- 等待救援期间,每 5 分钟检查一次呼吸和脉搏
混合阿片类中毒(已知联用情况):
- 若出现呼吸抑制,可按阿片中毒方案使用纳洛酮(鼻喷 4mg)
- 同时启动苯二氮卓中毒急救流程,不可替代专业医疗
六、辅助措施
- 血压维护:若患者血压偏低(<90/60mmHg),可抬高下肢 30°,增加回心血量
- 体温监测:苯二氮卓可能导致体温过低,需用毛毯保暖(避免过热)
- 戒断应对:长期使用者突然停药出现震颤、焦虑时,不可自行补药,需医疗评估后逐步减量
- 禁忌操作:禁止催吐(可能导致误吸)、禁止给予咖啡因等兴奋剂(可能诱发心律失常)